信息安全工程師綜合知識大綱考點:網絡攻擊概述
【考點分析】:了解即可。
【考點內容】:
一、網絡攻擊概念
1、網絡攻擊:指損害網絡系統(tǒng)安全屬性的危害行為。其中危害行為導致網絡系統(tǒng)的機密性,完整性,可用性,可控性,真實性,抗抵賴性等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。
2、常見的危害行為有以下4個基本類型:
(1)信息泄露攻擊;
(2)完整性破壞攻擊;
(3)拒絕服務攻擊;
(4)非法使用攻擊;
3、網絡攻擊原理表
攻擊者 | 攻擊工具 | 攻擊訪問 | 攻擊效果 | 攻擊意圖 |
間諜、恐怖主義、黑客、職業(yè)犯罪分子、公司職員、破壞者 | 用戶命令、腳本或程序、自治主體、電磁泄露 | 本地訪問、遠程訪問 | 破壞信息、信息泄露、竊取服務、拒絕服務 | 挑戰(zhàn)(黑客)、好奇(公司職員)、獲取情報(間諜)、經濟利益(職業(yè)犯罪分子)、恐怖事件、報復(破壞者) |
二、網絡攻擊模型
目前常見的網絡攻擊模型:攻擊樹模型、Mitre Att&ck模型、網絡殺傷鏈(Kill Chain)模型
1、攻擊樹模型:起源于故障分析方法,后擴展為軟件故障樹。Schneier首先基于軟件故障樹方法提出了攻擊樹的概念,用AND-OR形式的樹結構對目標對象進行網絡安全威脅分析。攻擊樹方法可以被紅隊(Red Team)用來進行滲透測試,同時也可以被藍隊(Blue Team)用來研究防御機制。
攻擊樹的優(yōu)點:能夠采取專家頭腦風暴法,并且將這些意見融合到攻擊樹中去;能夠進行費效分析或者概率分析;能夠建模非常復雜的攻擊場景
攻擊樹的缺點:由于樹結構的內在限制,攻擊樹不能用來建模多重嘗試攻擊、時間依賴及訪問控制等場景;不能用來建模循環(huán)事件;對于現(xiàn)實中的大規(guī)模網絡,攻擊樹方法處理起來會很復雜。
2、MIRE ATT & CK 模型:MITRE根據(jù)真實觀察到的網絡攻擊數(shù)據(jù)提煉形成的攻擊矩陣模型。該模型把攻擊活動抽象為初始訪問、執(zhí)行、持久化、特權提升、躲避防御、憑據(jù)訪問、發(fā)現(xiàn)、橫向移動、收集、指揮和控制、外泄、影響,然后給出攻擊活動的具體實現(xiàn)方式。主要應用場景有網絡紅藍對抗模擬、網絡安全滲透測試、網絡防御差距評估、網絡威脅情報收集等。
基于MITRE ATT&CK常見的應用場景主要有網絡紅藍對抗模擬、網絡安全滲透測試、網絡防御差距評估、網絡威脅情報收集等。
3、網絡殺傷立案(Kill Chain)模型:將網絡攻擊活動分成目標偵察、武器構造、載荷投送、漏洞利用、安裝植入、指揮和控制、目標行動等七個階段。
三、網絡攻擊發(fā)證演變
網絡攻擊變化趨勢如下:
1、網絡攻擊工具智能化,自動化
2、網絡攻擊者群體普適化
3、網絡攻擊目標多樣化和隱蔽性
4、網絡攻擊計算資源獲取方便
5、網絡攻擊活動持續(xù)性強化
6、網絡攻擊速度加快
7、網絡攻擊影響擴大
8、網絡攻擊主體組織化
閱讀推薦:信息安全工程師考試大綱(第2版)
溫馨提示:因考試政策、內容不斷變化與調整,信管網網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如有異議,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!
信管網致力于為廣大信管從業(yè)人員、愛好者、大學生提供專業(yè)、高質量的課程和服務,解決其考試證書、技能提升和就業(yè)的需求。
信管網軟考課程由信管網依托10年專業(yè)軟考教研傾力打造,官方教材參編作者和資深講師坐鎮(zhèn),通過深研歷年考試出題規(guī)律與考試大綱,深挖核心知識與高頻考點,為學員考試保駕護航。面授、直播&錄播,多種班型靈活學習,滿足不同學員考證需求,降低課程學習難度,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。
發(fā)表評論 查看完整評論 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