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高校欲重新構建高校選課系統(tǒng),配備多臺服務器部署選課系統(tǒng),以應對選課高峰期的大規(guī)模并發(fā)訪問。根據需求,公司給出如下2套方案:
方案一:
(1)配置負載均衡設備,根據訪問量實現多臺服務器間的負載均衡;
(2)數據庫服務器采用高可用性集群系統(tǒng),使用SQL Server 數據庫,采用單活工作模式。
方案二:
(1)通過軟件方式實現支持負載均衡的網絡地址轉換,根據對各個內部服務器的CPU、磁盤I/O或網絡I/O等多種資源的實時監(jiān)控,將外部IP地址映射為多個內部IP地址;
(2)數據庫服務器采用高可用性集群系統(tǒng),使用Oracle數據庫,采用雙活工作模式。對比方案一和方案二中的服務器負載均衡策略,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(1)。
兩個方案都采用了高可用性集群系統(tǒng),對比單活和雙活兩種工作模式,下列描述中錯誤的是(2)。
(1)A. 方案一中對外公開的IP地址是負載均衡設備的IP地址
B. 方案二中對每次TCP連接請求動態(tài)使用一個內部IP地址進行響應
C. 方案一可以保證各個內部服務器間的CPU、I/O的負載均衡
D. 方案二的負載均衡策略使得服務器的資源分配更加合理
(2)A. 單活工作模式中一臺服務器處于活躍狀態(tài),另外一臺處于熱備狀態(tài)
B. 單活工作模式下熱備服務器不需要監(jiān)控活躍服務器并實現數據同步
C. 雙活工作模式中兩臺服務器都處于活躍狀態(tài)
D. 數據庫應用一級的高可用性集群可以實現單活或雙活工作模式